如果是一名高三学生,那现在在冲刺复习,备战6月份的高考;如果是一名中甲联赛的球员,那现在在备战3月15日开赛的中甲联赛。3周前,18岁不到的李立欣过着前一种生活,他是十八中的高三学生;但现在,他过着后一种生活。告别同学离开校园,李立欣以“学生球员”的身份加盟成都天诚队。
从幼儿园到小学、初中,再到高中,甚至是上学期,他都循着无数人所走的路那样,准备迈进“象牙塔”。但还差最后一里路时,他跑向了另一个方向。这一趟的终点,不再是大学。 2个月以前,李立欣都还在朝着成为大学生的目标在奋斗。虽然读书时也踢足球, 但基本都是“坝坝球”,用他的话“那都是整起耍的”,动作抠得也不算细。在其他职业球员攻坚基本功时,他在学校明亮的课堂里读唐诗宋词。 从12岁开始训练,满打满算也才5年半。即将于5月份满18岁,却“半路出家”吃职业足球这碗饭,到底行不行? 他的恩师罗华麟非常看好。足球大环境不好时,罗华麟鼓励弟子读书考大学,但现在大环境好转,他开始接受弟子“弃学踢球”的决定。罗华麟认为弟子有灵气、脑筋好、有创造性,“别看他瘦小,要从他脚下断球基本不可能,除非犯规,而且左右脚能力均衡,常常能传出致命球。
成都这样的‘潜力股’不多”。 成足预备队主教练李胜对李立欣的经历是了解的。带过3周训练后,他给出了中肯的评价:“基本功扎实、脚下技术娴熟,大脑冷静”,这是李立欣的优点。但李胜也指出:因为之前主业是学习,块头没长起来,发展新的技战术时吸收需要提高,阅读比赛的能力也有待加强。李胜举了个实例:“他是打前腰的,进攻时有想法有办法,但防守时位置感还不强,该回到哪个位置并不清晰,这些需要日积月累来提高”。 “我晓得自己几斤几两,现在我在这个队里头是‘位置最低’的那位,”李立欣认为自己有“自知之明”,“也许以前踢学生比赛感觉还可以,但现在在队上我就是比较差的了。”虽然相较于他的队友们,李立欣的起点比较低,不过他是勤奋的。
下午训练课结束,队友纷纷回屋洗澡,但他却去健身房独自练了半小时。李立欣说,他有一个梦想:希望先代表成足打预备队联赛,争取成为主力,“其他的,还不敢想太远”。 马年春节前,罗华麟带着李立欣到了成足基地,拜访俱乐部总经理罗晓维,签约5年月薪3000元。成足为何相中了一名“学生球员”?罗晓维透露,这颗“苗子”是他亲自去考察的,“俱乐部在金牛设了一个点,他们在那比赛,我过去实地看一看。当时考察了3个球员,最后相中了这一个。”但罗晓维也表示:“现在招到队里也先培养,将来能不能成才还不能打包票。但对这样的苗子,俱乐部的态度是不能漏掉。况且他还年轻,可塑性很强”。